英国移民旅居及签证快速指南

据金融时报的报导和政府官方统计,24年美国公民申请英国公民身份创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尤其是Q4大选后同比暴增40%。申请签证的那就更多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想避一下新总统川普的风头(或者更大层面上美国社会剧烈右转的趋势)。

坛上美国居民占绝大多数,所以特此写一个快速指南,帮助大家增进一些对英国生活和签证方面的了解。

首先快速说下最重要的内容,身份问题。英国的工签是5年拿永居(永居后1年可入籍,共计6年拿护照),如果是婚绿(即如果前序签证是5年配偶签,则可以省掉永居后的那一年,即5年拿护照)。绿卡到手后没有居住天数要求,但要求至少每两年入境一次,且保留与英国的某种联系。

可以看到这个时间刚好覆盖一届总统任期,之后想继续居住在英国或者去其他地方都不错,相信很多美国来的都是这么想的。

下面是稍微详细一些主要签证途径:

  1. 配偶签(5年永居导向,包括未婚同居以及同性伴侣,有家暴保护)最简单又最难的途径,相信你坛大部分人用不上。
  2. 工签(5年永居导向,可换工作,当然需要下家也能赞助工签,在英国这不是什么问题)注意需要工资达标才能下签,有两个值,甲是工签最低薪资(目前是38700英镑,折合5万美刀),乙是单职业现行薪资(大部分都低于38700)。这两个值政府都可能会调整,要拿工签需要合同上的薪资达到甲乙两者的较高者,一般来说是甲,即38700英镑,但对于程序员以及软件开发来说,现行标准是49400英镑,所以需要拿到这个水平的合同(难度并不高)。
  3. 人才签证(3/5年永居导向,数字科技/文化艺术/学术研究领域,要么有获得过业内认可的奖项,申请无需背书,如果没有得过奖那就需要背书,比如有大学给开的工作邀约,这种特别适合学术界职业的,难度比工签大一点)。
  4. 学习签证(学习签证不管是在校阶段的学生签证还是毕业生签证都非永居导向,也就是不能直接拿永居,但作为合法签证可以计入10年合法居留申永居的年数内,这个可以配合其他签证只要总计达到10年就能拿永居。另外还有一个20年居留拿永居的途径,这个是合法与不合法的居留时间都算上的,也是许多黑下来的拿身份的选择)。
  5. 毕业生签证(可以看成是无需雇主的工作签,给2年,博士给3年,但没有永居导向,可用来凑十年合法居留的时长,也可以先骑驴找马,切换成其他签证种类。有两个版本,英国大学毕业的全员都有,国外大学毕业要求是世界前50名的任意学位,只要是过去5年内即可)
  6. 如果持有香港或者台湾护照,且18至30岁,则可以参加青年流动计划抽签,每年有2000个名额,还是比较好中的。给2年时间可学习可工作也可转换其他类别。
  7. 以上都是长期签证,短期居住的话英国暂时没有数字游民签但有一个覆盖面很广的标准访问签,可以旅行、探亲或者远程工作。英国的短期标准访问签证的最大优点是只限制一次性呆180天,但是并没有一年内的条件,也就是你其实可以出境几天再进来,但如果你连续这样在海关就可能会遇到询问你有没有正当理由(参考最近新加坡刷签证的例子,会要求说如果你真有需要则请尽快申请长期居留类别的签证)。

接下来简单说一下英国生活的好处,这是个人二十年的体验吧。英国并非移民国家,虽然也有一些非法移民吧,但总体相比其他移民国家还是较少的。这意味着生活中的服务成本,尤其是人工服务的价格不便宜。好处是都比较靠谱,尤其是官方服务(也就是牵涉到政府的服务,比如中央政府的公务员有国籍审查,新移民是干不了的)或者半官方的服务(邮政系统、医疗系统等等)。

另外一点是医疗服务,但并不是说NHS,英国的全民免费医疗应该都知道。我在之前的个人财务规划里也写过相关内容,低价、高质、快速的不可能三角形在不同国家的权衡不同。英国选择了免费、高质。代价是速度慢,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个人可以买私人医疗保险(很多雇主入职直接送团体版本的PMI)。在有免费医疗的国家,私人医疗保险非常便宜(英国的PMI一个月几十镑顶天了),主要解决的就是排队的问题。这个是我极力推荐每一个来英国的人购买的,在我看来每月最值得付的支出。医生其实会在NHS和私立医院两个系统都执业,所以不用担心专业度的问题。通常买PMI还会送在线GP(全科医生),能当天在线问诊或者转诊你。

工作上的话,薪水在中上层的打工人有一定差距,好处就是假期比较多,虽然不像欧洲大陆那么多,但每年公休加带薪年假也能凑30来天。而且英国是普遍流行居家工作的(我十年没怎么去办公室了),最差也是混合工作模式,这一点能大幅提升幸福感。

教育,公立学校全部免费,有少部分需要拼分数的(称作文法学校),也有需要付费的私立学校,看个人吧。

居住地选择,伦敦以及苏格兰是比较偏自由多元的,英格兰大部乡村则比较保守。我建议避开英格兰其他大城市,比较脏乱差,尤其是伯明翰。

羊毛,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由于刷卡手续费上限的制约,英卡没有美卡那些高额奖励或者返点,好处是用卡交易带来强有力的保护,以及上面附带了各种保险。作为保险的发源地,英卡的保险极为强力,条件宽松,非常适合用来买些不希望出错的东西或者服务,比如机票或者小公司的商品。还有较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可用。

还有什么值得说的我看情况会补充。

16 个赞

lz可以聊聊美元英镑换汇/财产转移方面吗,有哪些途径和渠道

不太清楚具体指哪方面,如果是英镑美元互换那可以是WISE上换的,这没有限制的。如果是有投资方面的考虑,比如你现在持有美元投资,则需要考虑是不是需要汇入英国的(通常来说需要尽力避税的话可能不汇入好些,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会计师更好,我个人是持有不少美元投资也没换成英镑)。工作薪资和房产都是以英镑计价,投资组合大部分以美元计价,这是我个人的安排供参考。

1 个赞

这部分税法今年4月已经改革了,以前是头15年可以不汇入英国避税,现在英国tax resident只有来英前4年有优惠,之后全球征税。

4年这个数字嘛…“可以看到这个时间刚好覆盖一届总统任期”

对因为苏那克老婆的事情,非住所(Non-domicile)身份被取消。现在固定给一个4年优惠,但其实英国避税方法很多。有各种税务封套,也可以使用美国人爱用的买借死套路(即按投资贷款,不动组合浮盈,死亡时会把CGT清零)。

英国还是中上层(泥潭大部分人)的收入比美国差距太大了,但生活成本又没有比美国低到哪儿去。赚钱去美国,躺平回中国,英国在中间有点鸡肋。

1 个赞

嗯,坛里大部分肯定收入在美国是较高的。我写这篇也是提供一个思路选项吧。如果身份实在搞不定或者意识形态实在不能忍,那么英国是选项之一,住几年后可以再做打算。

不过中国现在不太好躺其实,纯生活没问题,适合FIRE或者退休的,工作的话中国环境还是很拼的现在。英国的工作环境适合那些比较躺的,喜欢多年假,居家办公,或者本就在美国的职业拿不了高薪的。

挺好奇英国人住什么样的住房比较多,也是跟美国类似的sfh, townhouse和condo嘛?朋友一家还跟年迈的父母住在一个公寓里我有点震惊。

还有可能跟本贴有点无关的问题:在英国短期旅居住房要怎么解决呢?

UK都有了 坐等一个爱尔兰的

嗯,差不多只是名字有点区别罢了。公寓(Flat,字面意义上的公寓,产权还是住宅),大概总占比在一到两成,主要是市中心区域比较多一点。小高层(6楼以内多见,有电梯),超高层公寓很少。另外最常见的就是排屋(Terraced house),这是指两边墙壁和邻居共用的,如果只有一面墙壁共用那就叫(Semi-detached house),如果没有共用的那就叫(detached house),价格当然也是阶梯上升。后三者在广大乡村和市郊常见,如在市中心或者富人集中区的话那就比较昂贵。

短期(6个月内)旅居,酒店或者民宿(Airbnb)之类的应该是比较常见的选择。如果有6个月以上的签证的话也可以走社会中介渠道的租房,租房者权益很有保障。

1 个赞

现在移民英国是不是不太推荐大城市

南边的还可以,例如Bristol,交通也方便。可以住Reading RG1,有到伦敦的女王线,维多利亚时期的terraced还行。我之前住附近。
工作5年,还有从上学到工作满10年拿到永居的都见过,基本如楼主所说。补充一点:好像很多town都有中餐馆,但是中国超市不是哪里都有,伦敦的中国超市算大的,也比Ranch99小一点,当然东西也少一些。

补充一个看房网站:rightmove

北爱如何?

讲道理,如果是为了避免右转,去UK那是缘木求鱼,reform party了解一下?

1 个赞

比较脏乱差,尤其是伯明翰。

伯明翰有多不安全 :fearful:,今年要在BHX机场附近待4-5天。。

只待过几天,没有深入了解。北爱去南边没有边界,Belfast到伦敦的有那种螺旋桨小飞机,单通道一排4个座位。
如果我选,会定居在英格兰南边的城市,伦敦西边,从温莎到布里斯托,还有南边的港口城市,彩虹可以去Brighton。去伦敦欧洲都方便。
平时开车在乡村小路转悠,可以去唐顿庄园,巨石阵,也可以开车去多佛汽渡跨海去欧洲。我最远开到意大利米兰。

如果住富勒姆区,生活成本很高吧?

hhh, 没想过住伦敦,我有朋友住SE1。伦敦就是房子贵,租金贵。

英国现在是不是特别难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