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价位你不买泡泡玛特 活该赚不到钱

市场对泡泡玛特(9992.HK / PMRTY)的反应我真是看不懂。
Q3财报出来后股价直接暴跌,但数据一看,根本没任何放缓迹象。

先看Q3数据

  • 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245%–250%

  • 中国区同比增长 185%–190%

  • 海外市场同比增长 365%–370%

这水平放在任何消费股上都是“爆炸级”增长。
要知道上一季度(Q2)的同比增速是 200% 左右,Q3 还在加速,说明需求非常稳。

公司基本面依旧健康

  • 资产负债表干净,现金流稳定;

  • 毛利率高得离谱(70%+),卖玩偶的利润率比科技股还强;

  • 无负债扩张压力,库存可控。

这不是一间挣扎的公司,而是一家高成长+高毛利的消费品牌。

而且泡泡玛特还远没进入成熟期

  • 海外市场刚起步,增长空间巨大;

  • 中国以外的年轻消费者刚开始接触泡泡玛特风格的潮玩文化。

  • IP 变现模式才刚打开:动画、授权、线下乐园、联名合作都在起步阶段(当然,公司目前还没有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真的具备持续打造内容和变现IP的能力,这一点还需要时间观察)

那为什么股价大跌?
我觉得主要是市场预期过高 + 投资人短线兑现 + 对未来增长过度悲观。
Labubu 的二级市场热度下滑被过度解读成“需求见顶”,但从营收数据看,实际销量完全没掉。
资本市场太情绪化了,看到“热度下降”就panic sell。

估值

现在的价格大概对应 2025 年利润约 20 倍 PE。即使之后Q4/2026增速下降了,这个PE完全也能接受。
说实话,哪儿还能找到一家公司,200%+ 的增速、70%+ 的毛利,却只卖 20 多倍 PE?

泡泡玛特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泡泡玛特就是个卖盲盒、卖娃娃的公司,纯粹靠运气捧红了 Labubu,热度过了就不行了。
我们可以看看最近25年年中报
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大概就占了总营收的35%, 确实是核心IP,但并不是公司唯一的增长来源。

除去the monsters, 其他 IP 的增长同样很强, 当然,其中一部分增长可能是 Labubu 热度带动的,但这恰恰说明泡泡玛特具备将流量和话题转化为营收的能力。
如果去翻之前的财报会发现,泡泡玛特旗下很多 IP(比如 Molly、Dimoo、Skullpanda)其实已经稳定增长了好几年。这家公司不是靠一个偶然爆款吃饭,而是有一整套成熟的IP孵化和运营体系。
Labubu 的爆红当然有运气成分,但那是建立在泡泡玛特强大的产品开发、设计、营销和渠道体系上的。

4 个赞

就一河南卖洋娃娃的,闹麻了

18 个赞

我还以为泥潭对中概过敏

2 个赞

现在就开始找人接盘了? :troll:

1 个赞

这个市场的风向变化很快吧,不觉得20 倍 PE很便宜

2 个赞

亚马逊上的Labubu两周前卖50现在卖27 。。。

1 个赞

PE是将来时,财报是过去式

1 个赞

马特是消费升级,对应蜜雪的消费降级?经济不好感觉不如米雪?有没有大手子指点下

1 个赞

labubu一个盲盒几十人刀 很难说是消费升级

亮出你的持仓 我们才敢买啊

1 个赞

潮玩很难坚持20年吧,这种东西能坚持2年都算久的了

等一下,这一段 AI真的不是 先射箭再画靶 ?
:yaoming:

成不成熟 两讲着,但AI的论证 完全是自洽。

1 个赞

下季度财测怎么样:thinking:

中国公司的股票真的好买吗,不会买完到一半发现扇贝跑了吧

完全反对主贴

财报是往后看的 股价是往前看的

炸裂的财报已经在 6个月前被 price in 了 现在看的是 6 个月后

美区销售 MoM 下降已经是事实 也就意味着大概率 q2 q3 就是顶了 什么时候触底反弹呢 现在还为时过早

而且作为中概 得拿中概的估值 中概的估值就是 20% eps 只能拿 15 的 PE 但是放在美股就能给 30+ 的 PE

1 个赞

来说个潜在的雷吧,泡泡玛特自己在招股书也提到的:核心 IP 版权在香港艺术家龙家升等人手里。定期续签,而且没有自动续约。并不是买断了。无论从 IP 之后怎么办,以及龙家升等人之后的发言表态怎么办,都是个雷。

你说是尾部风险也可。但这两个风险一旦爆发泡泡玛特直接变成 1/10 都行,尤其是后者:龙家升不是打工的,他已经财富自由、手握 IP 的绝对主导权而且是荷兰籍,他真不小心说句话也会让泡泡玛特直接失去中国市场。你是王宁你都着急。

1 个赞

卖lululemon的

:jiucai:哈哈哈哈哈哈哈

王宁在股东大会上说了the monsters已经被买断了

光看那名字就不敢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