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在未来一周内,会有很高的战争的风险,但也不能解读成暴跌20%的黑天鹅。我个人的看法是:
- 美股在未来一周内风险骤然升高,所以我清仓了美股
- 没有像4月初那样的大型黑天鹅出现,但是大盘可能因为战争会有一次两天内4%到5%的回调
- 如果7个交易日内没有风险,这事确定为仅为军事施压,我才会再进场。
(仅代表个人主观看法)
我的依据是,一定,要对美国的情报有敬畏之心。
前几天美国宣布撤出领事馆人员,我还以为只是应对以色列伊朗互相空袭的风险。但这几天的几件事让我改变了看法:
1.美国往中东派空中加油机,航母战斗群从太平洋千里迢迢赶往伊朗。前两次伊朗和以色列冲突,美国都是派军舰帮以色列进行区域防空,可以被认为是防御姿态。但美国这几天的战略调整(派遣协助轰炸机完成远程轰炸任务的空中加油机),显然是进攻姿态。
2.不愿意打仗、且上个任期没有发起任何战争的金毛,都呼吁撤离德黑兰。也许是美国得到情报,伊朗的核武器进展超出预料(核试验要来了?),战争已经到了不得不打的地步。即使金毛再不想打,事态的发展也只能推着金毛走。
3.俄罗斯,这个战时国家,都开始撤侨(此次是以色列、伊朗互殴,但俄罗斯仅在伊朗撤侨,未在以色列撤侨)。分析2010年后俄罗斯往期的几次撤侨,我就觉得事情可能不简单。
4.以色列第一轮仅打击了伊朗的浓缩铀工厂,如果让伊朗彻底缴械核武器,这个规模远远不够。而目前只有美国本土的轰炸机(B52、B2)有攻击地下核设施的能力,这也和部署空中加油机相呼应。因为B52、B2从美国本土飞到欧亚大陆需要进行几次空中加油。
因此,既然现在股市也在横盘,那么我以退出股市一周(7个交易日)的代价,换来规避可能的风险(或获得潜在的抄底机会),我觉得是值得的。
先说战争开始时间,我预计战争会在未来7个交易日内出现。原因如下:
6 月15 日: “尼米兹”号 CSG 通过马六甲海峡,出南海向西(平均 20-25 kn),预计19日部署完毕。
6 月16 日: 20 余架 KC-135/B-762 加油机自美本土起飞,经大西洋抵达英国上空,英拍到 F-35/F-22 伴飞,(中转),考虑到它们的航程,有在欧洲的二次中转的需求,因此部署完成大概也会在19日。
分析美国自海湾战争(现代化战争的开端)以来的9次军事行动部署完毕后的行动时间:
① 海湾战争 (Desert Storm) 约 1991-01-07 阿拉伯半岛 54 万美军集结 1991-01-17 空袭开始 en.wikipedia.org
≈10 d
② 科索沃 Allied Force 1999-03-21 北约航空兵完成转场 1999-03-24 首轮空袭 en.wikipedia.org
3 d
③ 阿富汗 Enduring Freedom 2001-09-25 USS Enterprise 战斗群就位北阿拉伯海 history.navy.mil 2001-10-07 空袭 wired.com
12 d
④ 伊拉克自由 (Iraqi Freedom) 2003-02-18 科威特境内 10 万美军集结 en.wikipedia.org 2003-03-20 空袭
30 d
⑤ 利比亚 Odyssey Dawn 2011-03-17 UNSCR 1973 通过、舰机转入阵位 sgp.fas.org 2011-03-19 首波 Tomahawk
2 d
⑥ 沙漠之狐 (Desert Fox) 1998-12-14 F-14/F-18 航母群 72 h 预令 usni.org 1998-12-16 开战 afhistory.af.mil
2 d
⑦ 无限之网 (Infinite Reach) 1998-08-18 潜艇/驱逐舰抵红海、演习转战备 1998-08-20 巡航导弹齐射 en.wikipedia.org
2 d
⑧ 叙利亚 Shayrat 2017 驻东地中海两驱逐舰机动 6 Apr 2017-04-07 59 枚 TLAM en.wikipedia.org
<1 d
⑨ 叙利亚 联合打击 2018 打击群抵位 12 Apr 2018-04-14 105 枚武器 sof.news
2 d
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的大多数空袭任务都是部署完成后的三天内开始军事行动。超过三天的行动都是涉及地面部队的大规模任务。而这次美国的任务是联合以色列空袭打击伊朗核设施,没有地面作战的需求。
因此,22日前都有可能是开战时间点。
再说俄罗斯,俄罗斯毕竟继承了克格勃衣钵,情报能力也不容小觑。而此次(6.18前)以色列、伊朗都互相空袭了对方城市,以色列主要城市特拉维夫遭到数枚导弹攻击(以色列人口聚居区,一定也是俄罗斯在以公民的聚居区之一)。俄罗斯是怎么做的呢?俄罗斯仅仅只在伊朗撤侨,未在以色列撤侨!说明这次已经发生的冲突并不是俄罗斯的主要依据,俄罗斯是在防范未来更大的风险。
分析2010年后俄罗斯往期的几次撤侨,我就觉得事情可能不简单:
利比亚 2011: 2 月 22 日起空运/海运 ≥ 1 200 人 reuters.com NATO 3 月 19 日开打;的黎波里战火蔓延 卡扎菲政权 8 月倒台
叙利亚 2013: 1 月 21 – 23 日包机转至贝鲁特 100+ 人 aljazeera.comtheguardian.com 已处高强度内战;3 月阿勒颇、7 月霍姆斯攻防升级 战争持续 10+ 年
也门 2015: 3 月 31 日舰船/军机先后撤出 ≈1 700 人 tass.com 沙特联军空袭持续,亚丁陷入巷战 进入长期消耗战
苏丹 2023: 4 月 23 – 5 月 2 日包机 200+ 人 themoscowtimes.comreuters.com RSF-政府军全面内战;喀土穆大规模炮战 至今未停火
以上可知,俄罗斯撤侨后,当地爆发或持续“高烈度(≥千人死亡/首都受攻)”冲突则计为一次。4 例均符合,命中率 100 %。
这似也符合为什么此次俄罗斯只在伊朗撤侨,未在以色列撤侨的逻辑。
俄罗斯这次的反应速度也很快,俄罗斯这次是地区起冲突后2天就宣布撤侨,和上面四次撤侨相比是反应最快的,只与利比亚那次相当。
以色列上一轮空袭的成果
刚才又了解了下,前几天以色列到底炸了个啥。
除了高官的斩首行动,以色列主要炸了五处核设施:
2处:设备零件生产与组装厂
1处:把初始核原料生产成中间产物(可供离心机使用、来产生最终产物浓缩铀)的工厂
1处:生产最终产物:60%浓缩铀的工厂,占伊朗总产量的一小部分
剩下一处战略意义最大,以色列试着进攻了,但是因为深度过深,失败了:
剩下1处:生产最终产物:60%以上浓缩铀的工厂,接近90%的武器级。占伊朗浓缩铀总产量的大部分。
福尔多 (Fordow) 深埋浓缩厂,战略级别的工厂——深山掩体,最难摧毁,也是武器级浓缩最危险来源。 本轮空袭中无直接损伤。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israeli-strike-directly-hit-irans-natanz-underground-enrichment-plant-iaea-says-2025-06-17/
之所以没有炸成功,因为这个工厂深埋在 80–90 m 的山体。
以色列用的武器:
GBU-28,
设计穿深:6 m 钢筋混凝土或 20–30 m 土/岩,
可由F-15I/F-15E 级投放。
这显然达不到要求。以色列自己也试过了。但这是目前以色列有投放能力的、穿深最深的武器。
既然不摧毁这个工厂,就无法打到伊朗核武器的“七寸”,完不成最终目标。这次特拉维夫的铁穹应对饱和攻击的能力大家也看到了,这次落到特拉维夫的是常规导弹,下次就会是核导弹。但以色列显然没能力炸。那什么能炸到这个工厂呢?需要:
GBU-57 MOP,
设计穿深:≈ 60 m 混凝土或 150–200 m 土/岩,
仅可由B-2投放
行了,为什么美国要派空中加油机,现在一目了然了。这几十架空中加油机,压根就不是媒体解读成“支援以色列”的
这也符合为什么川普劝伊朗立刻“无条件投降”。
这几天,只要伊朗不立刻选择无条件投降,一切媒体的“希望和谈”、“不考虑进攻”的报道,我都视为噪声。
最后有一个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不准,大家可以看看图一乐:
moomoo这个券商有个走势预测功能,匹配历史上最符合的5次走势
查看标普500,有匹配到的大跌,像这样:
纳斯达克里也有匹配到的大跌,像这样:
似乎也呼应那个传说中的“大盘回调5800”的论调。
当然,我对美股还是看涨的,如果大盘这次跌到4%到5%,我就考虑开始抄底。
既然此时大盘正在横盘,走势很危险。那我通过撤离美股7个交易日的时间,和如果运气爆棚没有开战时在这七天横盘微涨的一点点利润,来换取规避暴跌风险/获取抄底机会的回报,我认为是值得的。即使最后“抄底抄在半山腰”,我抄底后的均价依然是低于不清空美股的均价,我得到的回报依然是确定且为正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个人看法,非投资建议。
大家就当图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