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闲书的时候偶然发现数百年前满清和藏传佛教合谋,用宗教和寺庙驯服/控制了蒙古的故事,觉得草原上的人没文化、真容易被忽悠。
现在,多次听到一句类似尚方宝剑的话:过年不回家吗?试图站在xx制高点一句话就让我束手就擒!这不搞笑呢?我认为有必要解构年和家,以正其名。
年:以当今世界的发展水平每天都可以过年,不管是物质上吃穿玩还是精神上FaceTime视频交谈。
如果常年不联系,仅靠过年期间匆匆忙忙赶场,那不过是浮于表面走个形式;如果常联系,过年就不需要刻意拔高,因为多的是下次。
再说家,也要顺便说下国,因为这俩经常一起出现。如果跳出对国家这个想象共同体的狭隘认同,认可我出生于地球、所以地球是我家。即便相隔万里依然是地球村,每天都在家、何来回家一说?
打碎镣铐、挣脱枷锁、跳出牢笼、重获自由! 
最后,关于回家过年,你的选择是啥?
- 克服万难、坚持回家过年
- 随遇而安、顺便回家过年
- 绝不从众、放弃回家过年
给儒家圈外加个选项:
1 个赞
什么时候都可以回家啊,
过年回家就是为了被你拷问吗?
——————————————————————————
按年龄
”考了什么大学/专业?“
“工作找到了吗?”
”结婚了吗?“
”有孩子了吗?“
”房子买了吗?“
”北上广深的户口拿到吗?“/”绿卡拿到吗?“/” 永居拿到吗?“
”有二胎吗?“
”买了什么车“
”工资多少,你LD 工资多少“
”奖金多少,你LD奖金多少“
”你孩子上哪个学校?“
”你孩子准备寒假暑假去哪个国家玩?我们孙子孙女。。。“
”有 summer house 吗?“



13 个赞
一句话秒杀就行了。
过年的核心理念在于团聚,而不是回家。
至于在哪团聚,都算团聚。非得去堵高速挤春运,那纯粹是脑子不好使。
5 个赞
10多年没在家过年了,都是带爸妈出去玩,过年就是应付亲戚吃饭送钱,除了小孩真有人喜欢吗?
2 个赞
Bastet
15
十八岁后再也没回家过年。只是见亲人还是愿意见的。但过年的时候啥都没有,北方天气也冷,交通也贵,什么都不开门,吃喝玩乐也不方便。真想不到为什么要过年回家,为了麻烦老人还是为了全家一起坐着大眼瞪小眼?
3 个赞
孩子上学之后春节都没办法请假就没法回去 只能暑假回国 我感觉我暑假陪父母两个月也不比国内工作的人陪父母时间少了 很多外地工作的一年也不可能回老家几次
1 个赞
以前是没有互联网,一年说不上话只能寄信,那确实得回一下。现在开个视频啥都能看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