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自己只能接受因為沒有直飛航班,去某個地方需要繞路飛的這種情況。
除此之外純粹因為機票的價錢什麼的而把時間花在繞路飛上覺得沒太大必要…。
年底約了朋友在首爾吃個宵夜,看了下老東家CX的機票,ICN-HKG-LAX,一想到ICN-HKG這段4小時的路程過去,之後HKG-LAX的部分其實還要重新飛一次,8小時的繞路覺得太浪費時間…。
還是看現金票價錢好的話直接ICN回LAX吧…。
我感覺自己只能接受因為沒有直飛航班,去某個地方需要繞路飛的這種情況。
除此之外純粹因為機票的價錢什麼的而把時間花在繞路飛上覺得沒太大必要…。
年底約了朋友在首爾吃個宵夜,看了下老東家CX的機票,ICN-HKG-LAX,一想到ICN-HKG這段4小時的路程過去,之後HKG-LAX的部分其實還要重新飛一次,8小時的繞路覺得太浪費時間…。
還是看現金票價錢好的話直接ICN回LAX吧…。
总结起来就是菜又不甘心(谁不是呢)
泥潭怎么多了这么多一摸鸡
看好久才看懂這是什麼。可是我最近在Instagram上常用的Emoji這邊都沒有哎。算了泥潭有姚明就夠了。
看航司了。如果是小二哥老东家那可以,毕竟我高中美好回忆。如果是内地航司我可能直接不想飞了。其他航司看机型,我个人对他们的喜好和我有多赶时间/需要多少EQM,还有中转机场。
冲着姚明来的泥潭
经济舱打骨折可以飞多一点
商务随便飞
头等请让我多飞
如果便宜我愿意
首先、给大佬跪了
你ICN-LAX干嘛要去查CX 直接谷歌航班不好吗
說到這個,突然想起內地航司的商務艙我還沒坐過哎。
剛才在看的是CX的ICN-HKG-LAX,110K,這個就是我說的8小時的繞路航程。
另外是AC的(沒坐過他們家商務),ICN-YVR-LAX,160K,這個在YVR大概8小時還可以出去吃個飯…。不過160K單程我覺得好像沒太划算的樣子?
CX點數比較多,手癢看一下。
12月为了体验allegris(好啦好啦我就是因为OSL这个价格洼地),飞了SEA-KEF-OSL-MUC-PVG,回程PVG-FRA-OSL-CDG-SEA,真-为了这瓶醋包了一盘饺子,当然中途冰岛停留两天(去过一次了所以只想泡温泉+看火山),巴黎停留10天
如果價錢(點數)吸引,時間又充裕,繞路但你能停下來玩一下的話我可以接受。
我時間沒有很充裕。所以只能將就了。而且我也不是那種愛飛的人(例如波仔這種飛機迷,可以為了飛而飛),甚至有點飛行焦慮哈哈。
只是想体验服务还是有啥hard product有价值的?感觉hard product现在很惊艳/奇葩的不多了。内地航司我觉得东航有门可以考虑。深航窄体机的平躺不知道还有没有。CA 747-8的布局比较独特,但是感觉那个独特没啥意思。
机型方面也就ARJ-21和C919值得了吧,奇怪机型多数不在内地飞。748个人觉得LH顺带打卡FCT更划算?
还得等绿卡所以毕业了也要受爸妈压制。要是资产多个0我可能每年航班数也得翻几倍了
我那个OSL-PVG趁着汉莎半价买的,两人往返一共才2000刀,去程3个月机龄的A359的allegris,回程(特意选了)十多年机龄的747二楼,算是大大满足了我这个伪飞友的心愿,没错我从来没飞过747
我不是飛機迷,屬於肉眼看不出波音空客那種。也知道Business的話基本上硬件都大同小異,軟件看FA心情…。自己性格上有某種奇怪的打卡癖,喜歡到沒到過的國家,坐沒坐過的航司,純粹是那種“我也來過,我也試過了”的心態。但因為不是飛機迷,而且有飛行焦慮,所以奇怪的機型,小的航司這些基本上沒有膽子碰。去年訂了新航的A380想試試看,結果最後被換成787了。
上個月甚至因為看見臭名昭著的英航的Business Class有票,還想著要不要付個沒理由的稅費出了然後在倫敦過一晚跟朋友吃個晚飯。不過後來朋友沒空,我改從AMS回美國了。
這麼好的價錢啊…哦這麼多地方,這是牛艙對吧…。我年紀大了飛不了那麼久的牛艙…要麼里程商務,要麼現金商務了。
这个我干过。刚拿到amex plat的时候抱着侥幸心理试图用$200 airline incidentals升到了UA倒骑驴商务座椅。最后自然没报销成功。
Guilty as charged. life is just a constant box checking exercise.
如果没去过的机场我愿意去打卡一下,像HKG这种就不愿意了
ICN去美国不都是地板价吗,Air Premia买起来
并不都是,具体还是看市场和供求(季节)。韩国出发乘客的支付能力肯定比大陆平均还是高的。
J or F可以接受
但也要看绕多远吧…
剛看到一張FINN要在芬蘭轉機的ICN-HEL-LAX。嚇得馬上把窗口關了。
芬兰航空的359我觉得还可以啊…
这个要下地狱的,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