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從CE畢業(cégep非大學,對應的title是technicien而不是大學的engineer),雖然當時是高中畢業之後去open house瞎逛腦袋一熱選的,但是這個專業學的東西我剛好很喜歡。八成同梯的同學去大學深造,剩下的進入勞動市場。我因為不想交大學的國際生學費,於是辦理了PGWP畢業工簽開始攢工作經驗,想著把PR拿到再繼續學業。
沒有coop,所以找工作從零開始。畢業後把linkedin, glassdoor etc的平台都寫滿寫好,然後去投CV(大部分是海投,也有零星是老師幫我內推的),到現在陸陸續續加起來算找了好幾個月的工作了,回應我的有以下三類的工作機會:
-
壓榨沒身分人的私人企業:1小時20左右,做得是重複枯燥,甚至是暗無天日(字面意思)的工作。做過三個多月的contract。
-
Travel required 的私人公司職位:工資未知;面了幾家他們的生意夥伴大部分都在美國,因為現在800天左右的interview wait time根本是辦不到簽證被HR拒絕。
-
跟政府合作密切的私人公司:根據我學長學弟的經驗,一小時40+還有股票分紅;造火箭衛星飛機canadarm 3等等的一票公司很缺人(有一家甚至是主動打電話給我,說在linkedin看到我的CV)。但是都需要security clearances(據我學弟說一共有四道),HR一聽到我拿錯的護照就沒有然後了(最近的一個是他讓我破例跟主管面試,完了說我是他們要的人,說他去找上面問一下順利的話,下週去公司現場面,最後還是ghosted了)。
總得來說因為沒有本地身分,我找工作就算不能說是順風順水吧,也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了。我目前在教育部門(非老師)任職,一個小時30,畢竟算是半個政府部門,所以會比壓榨沒身分人的私人公司高。缺點是整天無所事事(變相把學費賺回來屬於是 )學不到東西,就是到那種隨便摸魚翹班都沒人管的境界;並且工作經驗對未來找工作沒有任何幫助(畢竟HR不是傻子,大家都心知肚明除了老師以外在教育部門工作的人基本都是工作糊弄,作風懶散,公器私用,毫不上進,推卸責任,無視DL,年過半「擺」——一年中的一半時間都在擺爛,亂撸一通
)。這裡面做了幾個月,除了錢實實在在拿到以外,感覺靈魂都腐朽了。目前拿身分遙遙無期(兩到三年,之前我還在上學的時候覺得這個時間沒什麼,經歷過這些BS之後才覺得真是折磨),在身分拿到前我既沒法上大學(理論上我現在去申請可以,但是要交國際學費,再加上要放棄我現有的PGWP,最後就是再多一個大學文憑相對對現在來說對我身分並沒有太大的幫助,頂多就是把現在找工作遇到的問題延遲個幾年發作而已),也沒法去上面說的第三類或者第二類公司工作。近幾個月精神狀況大概是到那種起床輕微胸悶emo,上班看到能力完全不如我、做project就靠隊友帶飛的本地後輩學生找到第三類的工作,然後回頭再跟繪聲繪影的和我講,「我覺得這工作很適合你,你應該也要去試試」一邊嫉妒一邊emo,晚上回家躺床上/坐電腦面前emo。最近冬天來了因為可以去滑雪反而好一點(反向SAD了屬於是
),catch是每次和小夥伴滑完一天雪開車回家就感到很開心,覺得接下來一段時間心態會保持良好,然後不超過兩天又回到之前的狀態。
時間回到剛畢業的時候,在找工作碰釘子之後我就在想雖然荷蘭/德國不是移民國家,但是也許可以試試。仔細了解政策之後發現他們是按本地居住時間來算的,也就是說讀大學的時間也可以算進最後辦身分的所需需要的時間裡面(而不是像移民系國家算的是年齡語言文憑工作經驗),並且通常可以直接入籍而不用先PR再算時間入籍)。既然我已經在學生群還有個色論壇上雲了快一年了,今年早些時候我還用PTO和家人去了一個禮拜參加大學的open house然後順便在城市裡上竄下跳(同時也算是人生第一次請家人去旅行,除了他們的機票其他我全包了;只是當時完全沒想到要去薅羊毛 );我對那邊生活的方便程度還有大學校區和設施還是相當喜歡。我以此制定了去歐洲學習的計劃,然後又想到我現在雖然文憑受歡迎但是因身分受到限制的處境,順便去大概了解一下葡萄牙的GV投資移民入籍Path,發現理論上也是可行的,時間上差不多我讀完大學那邊就可以辦入籍。
GV的優點是
- 可以給我夢寐以求高質量護照的其中一個家人安排上
- 萬一因為不可控因素雖然我畢業之後想留在當地但是我拿不到大學畢業國家的身分時這本歐盟護照就可以在我畢業短時間內頂上。
缺點是
- 我的存款完全不能負擔這兩項的費用。
- 上述優點由於沒有經過很throughout 的due diligence and research我也不確定是不是保真
在長達好幾個月的交流後,上個月我終於說服父母接受我這個一邊等魁北克身分,一邊去歐洲上學的計劃,但是GV的部分目前只達成了部分共識(一是我父母覺得我在他們批准我西歐留學計畫之後得寸進尺,二是因為上面寫的第二個缺點所以我也不敢full out convince他們)。
請問各位大神我如何調整心態?另外就是我這天馬行空的Plan B Plan C是否合理?我是認在北美的命呢?還是去歐洲放手一搏?畢竟我才剛出社會,所以若有任何不妥歡迎隨意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