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文章蜻蜓点水的讲了一下,不过感觉不够深入。
前英国殖民地国家:指的是埃及、苏丹、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缅甸还是印度呢?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英国是末代殖民帝国,把油水多的殖民地占为己有,油水少的留给其他国家,比如毛里求斯就是从法国手里抢过来的
油水多的显然容易发展起来
因为英国人的管理水平和其他两个人完全不在一个level,over
英国是霸主啊,当然占了不少好地方,西班牙光顾着弄金子和香料了…挖光就走
因为利益分配得当啊,不会窝里斗,生产效率自然高了。
你贴学术的标签,还这么不严谨,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标签:搬砖,学术
英国人有多少殖民地?
其中多少富裕?
富裕的标准是什么?
是不是英国人殖民地太多了所以出现几个富裕的?
搞了真皿煮的富了,搞假皿煮或者没搞的就没富
没富的就暂时开除皿煮,等富起来了再加进去
专业半对口,小弟虽然半吊子,但曾经还真学这个。
这个微信号的说法很笼统也很不准确。先不管是不是大英帝国都富,其他帝国都穷,至少他这里的三条证据漏洞百出。
这事儿巨复杂,很难说清楚。
首先对于大英帝国来说,Dominion(所谓的白人殖民地)和其他的殖民地是不一样的,得分开。其次,英国对殖民地的掌控其实没有那么极权,dominion一直都是自治。然后英国Colonial Office和殖民地上的settlers利益也不一定一致,或者说经常利益冲突。还有,英国每个殖民地的体系也不一样,比如印度和西印度群岛虽然都不是白人殖民地,但管理模式完全不同。
他说的第一点,英国人留下了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英国人是留下了一些制度和法律不假,但是现在学界认为,殖民地自己的发展不可忽视,甚至很多殖民地是反过来影响英国本土的。比如澳大利亚的妇女选举权反过来影响英国本土;一些在印度的英裔公务员/学者基于对印度的理解发展出来的思潮以及法律制度的研究,反而去补足英国本土的问题。
还有,以前学界的主要叙事是1857年以前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纲领主流还是自由主义,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教化使落后的文明能够前进,最终达到self-governance.但是1857年印度兵变和1865牙买加叛乱使得英国在这些非白人殖民地的方针也发生了变化。自由主义幻灭,反而转向了indirect rule,即只是监管,而依靠本地人去管理殖民地(这个政策转变后来也间接导致印度独立)。现在甚至发现哪怕在1830s的时候,Colonial Office就已经觉得应该并且推行indirect rule了。事实上非常多自由主义思想家/政治家并不支持帝国,因为他们认为帝国是大英的负担,这样的争论和政治倾向横贯十八世纪。
而且其实咋说呢,有一些殖民地看着现在还行点吧,比如牙买加,但是1833年废奴之后牙买加可是让大英本土失望透顶,那时候settlers还管着牙买加没让自治呢。就连当年那批从英国去牙买加的一直在鼓吹黑人独立解放的传教士们都幻灭了。这你很难说是英国的原因所以它现在就富裕吧。
他说的第三点关于本土人和殖民者的,首先你很难界定这个本土人和移民者。比如1900年的澳大利亚白人,你难道说他们是移民?人家在这里扎根半个多世纪了,俨然把自己当这片土地的主人啊。你说他不是Australian人家和你急。其次你谈法律是不是有些不妥,你十七八世纪的时候和北美印第安人谈什么法律啊,人家都没这个概念,十九世纪的澳大利亚原住民同理啊。其次你非得说土著和移民,印度可以说是个例子了,non official英国人去了印度做的事儿可不咋地,打骂杀印度奴仆的多了去了,但是人家可以不受惩罚或者惩罚很轻。
小弟不大了解其他帝国殖民地,但反正大英帝国这事儿真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的,每个殖民地案例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