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一个被Qantas连环搞心态的故事

写在前面:说说是被Qantas坑,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我自己作死,大家引以为鉴。

出票

暑假的时候计划八月份去澳洲旅行,然后就开始看票,发现AA现金票还蛮划算的,从村子出发往返悉尼的机票大概$1200。然后就立刻用AA出了,最开始的票是 08/06 出发,村–ORD–LAX,然后AA73 LAX–SYD,08/21原路返回。

但是过了没几天,AMEX plat刷出来一个Qantas 1000-200的offer,想着都是OW,会不会有机会撸一波offer。果真Qantas上直接可以找到路线价格一模一样的票,于是退了AA票成credit,订了Qantas。后面跟朋友商量决定去Tasmania玩一圈,因为他当时在悉大还有课程,选来选去发现还是Qantas的时间最合适(打算当天落地SYD下午直接飞HBA)。然后我这机灵的小脑袋瓜就开始转动了,要不把SYD–HBA那两趟也接上去(这就是作死的开始)。搜了一下之后,发现接到我原先的itinerary的总价果然比单独买这两段domestic便宜!沾沾自喜了一会后我开始研究该怎么修改行程。但是似乎是只能把当前的booking给退了,变成voucher,然后再出新的。于是痛苦就此开始了:

收到voucher的email之后,我发现只能通过邮件里的链接去redeem,点进去之后是个极其简陋的页面,然后根本搜不到我想要的航班(连LAX-SYD单独一个segment都搜不到)。于是只能打电话给客服,我是下午四点多打的,先是听了20分钟的音乐,然后终于有个人接了。我跟他说要redeem voucher,他说可以,然后我把航班号一一报给他。听到我有这么多段,那小哥都惊了。我感觉最后那几个他根本没听进去,不过他还是put me on hold然后搜票去了。这一去就是半小时,回来之后,跟我讲查不到票,让我再等他十分钟。这一去,又是半小时:joy:。回来之后跟我说了一堆,最后说他电脑上的tool出问题了,得喊manager来,我说行。之后一个女声接起电话,来来回回又跟我确认了所有航段,说她来试试,然后又on hold。她这一去倒是蛮快,10分钟就回来了,但是还是说看不到票,然后开始反问我,你的票咋搜出来的?我说我直接进去Qantas官网,一搜就有啊。她说行,那再等我会。我当时已经有些许绝望了,感觉自己成了被反薅的怨种了。过了大概20分钟,她回来,说大概是因为某种限制,导致这票出不了,然后问我能不能给她几个小时,她再去试试。我说行。到这里不得不说,Qantas的员工还是非常尽职尽责的,这一通电话已经快两个小时了还是非常有耐心。虽然我当时已经做好了明天再打一通电话的准备了。

到了晚上九点多,我居然奇迹般地接到了那个电话。可惜的是,那个manager跟我说由于一些限制,她还是出不了那张票。但是她提供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我先自己花钱订掉我想要的那个itinerary,然后把booking reference告诉她,然后她直接manually帮我refund上一个booking reference的钱。一听到这里,我立刻想起了在泥潭刷到的这个帖子,立刻警觉起来。作为一个合格的谭友,我离开掏出另外一个手机开始录音,然后又再三跟她确认会全款退款给我,甚至还确认了具体金额。最后,我就按照她说自己买了张新的票,然后把booking reference报给她了。当时想着运气真好,碰到客服如此尽责,而且飞机上的main cabin extra的位置也都还在,算是告一段落了。没想到这才是这趟崎岖旅程的开始…

由于前一天整天都在搬家,所以晚上睡的特别沉,导致出发当天整个人处于极其亢奋的状态。开心地和朋友在Costco买了个冰淇淋:joy:,结果在food court直接喜提噩耗—村子飞ORD的航班延误了,导致后面ORD–LAX的航班赶不上。联系AA后,客服说整个行程是在Qantas上订的,得让他们open itinerary,然后AA才能操作。Qantas open之后AA系统立刻给我rebook到了村–DFW–LAX的航班(应该是系统自动)。本以为万事大吉,结果一上飞机又出事了…登机后干坐一个小时毫无起飞的迹象。机长说大概是系统有bug,需要重启一下。过了十五分钟后,却再一次收到机长遗憾的通知—还是有系统问题。于是就这样反反复复重启了三次。我这时候已经打开泥潭开始下载薅延误险的dp,准备起飞之后开始研究了。好在是有升舱,坐的还算舒服。下载完所有dp之后,我开始和旁边的日本阿姨聊天,结果没想到她老公居然是我们学校ECE的教授:joy:。再然后,我俩眼睁睁地看着那班ORD的航班顺利起飞,而我们这架飞机还停在原地。

题外话

在我印象中,我在美国近几年几乎没有遇到过特别严重的延误(所以这次延误直接给我整激动了,看到了薅羊毛的机会!)唯一一次还是21年疫情期间,千辛万苦飞到JFK入境之后,后续JFK–ORD的航班居然整整延误了快10个小时。可惜当时啥都不懂(再次感叹泥潭真是好地方),也没要任何补偿(托运箱还被砸烂了一个),只是感觉自己运气不好。现在回看真是既心痛又好笑。

又过了大概一个小时,飞机终于顺利起飞了,比预定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中间还被请下飞机一次。延误期间绝对是我当天效率最高的两个小时:我看完了所有触发延误险的dp和amex plat的term,还成功改了两个bugs,顺带帮日本阿姨翻译了几句中文(她的租客是中国人),最后脑补了一下到时候要怎么给AA写投诉信。降落DFW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晚上8点了(LAX–SYD的航班是11点起飞)。原先七点半的飞机都走了一会了,好在上飞机之前,我给客服打了个电话,已经成功地把DFW–LAX的航班改签了。感觉当晚顺利抵达LAX应该是没问题,我旁边的阿姨就没那么幸运了,她是要飞去GEG和她老公汇合。我在改签完之后还顺带帮她看了后续航班,不幸的是DFW-GEG当天根本没有航班,只有第二天早上十点是有一班直飞,晚上估计只能入住一波DFW HR了:rofl:。我将航班信息和手机号发给她,让她有问题来联系我。然后就下飞机就与她别过了(但愿她顺利坐上了第二天的飞机:rofl:

下飞机后我又确认了新的航班,看到在terminal D的时候还心里美滋滋的,想着还能去centurion lounge挖口饭吃。但是我定睛一看,woc完了,航班又延误了,显示到LA直接10:40pm,那我还去个毛的悉尼。然后痛苦的我又开始查票打电话改签,顺便往terminal D的方向坐车。打了半小时的电话获得的结论是更早飞LAX的飞机都改不了了。这时候我又接到一个噩耗,登机的gate直接改掉了!航站楼从D改成A,刚到terminal D的我整个大绝望。但是这时候我搜到了当晚另一班LAX–SYD的飞机—QF12,莫非Qantas真是我的救星?这班起飞时间比AA73晚45分钟,我又燃起了希望,边往terminal A走边给AA打电话。终于,到了gate之后我票也改好了,完全精疲力尽。可是前序航班的持续延误让我在上飞机的时候已经9:30pm了,再加上航空管制和等一对黑人夫妻,飞机真正起飞的时候已经将近10:30pm了。现在只记得当时脑瓜子嗡嗡的,只能靠期待plat延误险来给自己续命。我在起飞前浏览着LA的各种酒店,发现$500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好的选择。再之后就开始给我澳洲的朋友交代了“遗言”。

夏日的达拉斯日落很晚,依稀记得降落时还是黄昏,而现在坐在window seat的我望向窗外—“达拉斯的夜,也太黑了吧…”

The Tom Bradley International Terminal

我在飞过Sofi Stadium的时候看了眼时间,刚好11点。看来今晚老天是铁了心不想让我离开美国了。不过我还是在飞机上确认了LAX的地图。我降落在T5,距离terminal B不是特别远,不过T4有AA的lounge,要不先去那边找agent帮忙改签好了。随着我脑中不断的演练,飞机舱门也被打开了,时间是11:20。我先是快步往T4走去,但是正当我看到Admirals Club的标志时,Tom Bradley的指示牌也印入眼帘,出现在我的正前方。

我自认为是一个理性的人。可是人生中总有那么些时刻,你明明已经计划好了一切,但是在决定的那一霎那却没有任何原因地摒弃了所有的理性。

正如那晚在terminal 4和terminal B的分叉路口,我突然开始加速小跑,向前跑去。11:28,奇迹出现了–我看见一位手持ipad的工作人员站在两个航站楼的通道中间,她手中那块板子上分明写着的就是QF12!我向她跑去,她确认了我的姓名,说赶紧去吧,XXgate。我从小跑开始进入狂奔模式。我看到她那ipad上似乎还有其他几个名字,那说明飞机等的不止我一个,都派了一个人在那边等了,总不至于抛下我们吧,我心里想着。还好我仍然保留了一些当年的运动天赋,11:35我就拖着行李箱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了gate前。我的出现似乎在gate agent的预料之中,她在周围一群空少空姐的注视下,扫了我的证件,帮我选好了座位,然后欢迎我登机。上了飞机之后,我发现这架A380的上座率少的可怜,经济舱一排10个座位,大概只有三成上座率。但当时的我已经无心思考这些问题了,我找到座位后掏出手机给我远在澳洲的朋友发了一条“一切按原计划”后关上了手机。然后我顺着旁边两个空座向窗外望去—“LAX的灯光闪的我好恍惚”

等我回过神来飞机舱门已经关闭了,我听着前排的几个乘客操着浓厚的土澳口音在那交谈。我猛然掏出手机,又给我朋友加了一条“老子tm赶上了!”

占楼+1


说个题外话,虽然这里显示Flight Credit,但是当时在manage booking和客服口中,都认定我这是一个voucher (之后与Customer Care Team的沟通更是证实这点)。区别在于voucher只能用一次,然后只能用在价值比voucher高的机票上,如果机票价格低于voucher剩余的value就自动清零了。另外如果一开始定的是sales价或者一开始的机票就有改签费,即使新的机票价格低于voucher,你也得额外支付一笔改签费,改签费无法用voucher来抵扣。

蹲个后续
不过哥们
这也太折腾了

这种航司的voucher 的确限制好多,重点是拿的时候没有写限制条件,用的时候一堆限制跑出来。这种voucher跟现金完全是两个概念!

之前我退票拿到JetBlue 的voucher,用的时候居然是机票额小于voucher 才能用,大于就不能,电话客服出票也不行,服了,最后就是剩了一点没法用,他们就是故意限制你,为了挣钱!(更正,当时是用voucher 付里程税,里程税必须小于才行)

IHG卡送的UA 的credit 也不能付里程票的税,也不能付伙伴值飞的机票!

1 个赞

没想到 JetBlue 也这么阴险呢 :jiucai:

b6上次给的晚点credit倒是可以随便用信用卡补足差额

更正,当时是用B6 voucher 付里程税,里程税必须小于才能用

他家动不动还老锁号 服了

啊小二還挺喜歡看這種小故事的。

插一下大佬的眼。回頭來看更新。

1 个赞

借楼等更新

坐等更新。

是真的。这么一对比,我直接AA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