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狂开卡和高端旅行,酒店的消费升级中迷失。
我明白如果只开自己”真正”需要的那几张卡可以带来好多快乐。想到今年暑期那纯真的日子,和ld用着之前csp开卡的80000积分在欧洲一个月去了八个国家,用vs的积分换了2cpp+的机票! 每个国家只去5000/3500 hyatt积分换的酒店,绝不妥协不消费升级, 有床+安全就好。何况还上包一顿早餐! 说来可笑,在体验马里奥送的那个5fn用在了w Budapest时体验套房后全都不一样了。 ld开始和我不断夸赞窗外的风景,房内的设施,服务人员的态度和我们正确的开卡决定。这也,导致了日后的一年的年费已经快要5k。失去了灵魂和独立思考能力被消费主义牵着鼻子走…
为了那些积分和奖励而被迫提升自己的消费层表面看是确实赚了优惠和便捷,硬要去没sub开个大聪明搞个万豪白,硬要去刷个水球客提升地位和虚荣心,经常住就算了,我一年还住不到二十天!纯粹就是陷入了一种虚假的繁荣。有时候觉得,我是一个学生,也没有给社会带来什么贡献,体验这些奢华,我配吗? 或者说,能心安理得吗的享受吗。毕竟越体验这些奢华越会上瘾,住hr没有被升套的时候我都会开始抱怨了,花了同样当年给我带来无数快乐的3500积分凯悦再去住的时候我感受不到快乐了!明明可以继续5k住hyatt place,就因为brand explorer还差两个到十一定要去刷什么andaz和park导致成本无限飙升。
奖励制度像潘多拉魔盒,开始超出自己实际需求去追求更高端的消费体验,以为自己走向了“高阶生活”实际替资本“打工”。“捧着一颗心,终究熬不过夜。” 追逐开卡奖励和消费升级的道路上消耗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高生活质量确实体验了,但也日复一日地陷入了更大的消费陷阱。不开卡浑身难受,酒店没套就是毛毛的。搞来搞去自己重回徒劳和空虚。
我知道泥潭充斥对信用卡的积极讯息。 可高端旅游/酒店卡真的值得吗?
”从来如此,便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