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一个大幅度降低espresso调参难度的办法

前几天从roaster朋友那里弄了一些友情价一包都要将近$100的sample,发现不管是 over extraction 甚至是 channeling 都别有一番风味。真的是夏季八萃都能喝。难怪看大师们上课都是“你随便弄弄就行了”,原来喝的都不是一种咖啡 :troll:

不在机器上加钱就要接受随机性。不在豆上加钱就要磨练自己的技术。果然espresso的最终奥义,就是加钱 :troll:

不过从烂豆和烂机器开始也不是没有好处,正如同从C++开始学编程一样,因为不容易满足现状,才会去研究下面的原理,最终学习到深刻的知识 :troll:

6 个赞

同意!
建立标准很重要!知道基准线在哪很重要,这样遇到烂豆子也不用费心费力了。。学一下杯测其实对于深入研究的朋友其实很有用

1 个赞

调参的目标函数是啥啊?

当然是为了好喝啊,不过因为参数变了一点点味道就会大相径庭,所以主要是学习从DP感受到它在espresso场中的位置、梯度以及调整参数的技术 :troll:

2 个赞

说得好,我选择胶囊 :troll:

胶囊是真方便,但是油脂差点意思。

1 个赞

看标题就知道是轮子哥

1 个赞

买好豆确实是提升出品的最快捷径

不需要太fancy的,只要新鲜就好,我本地roaster大概一磅十八,我能喝两个星期,也算可以接受的价格。唯一缺点是有时候买的太新鲜了,需要放两个星期再喝。。。

这其实还好,我发现只要把每一杯的参数都log下来,下次冲后对照一下前面的,大概就能猜出来卸压卸到哪了,然后稍微变一变,不用等两个星期那么久的,有个几天就行了 :troll:

1 个赞

万一烘豆曲线变了呢:rofl:

不同的豆我保存了不同的log文件,默认同一个brand+blend的都应该是接近的 :troll:

如果能和烘焙师确认是最好的,我买豆的店会根据批次调曲线,甚至换拼配的豆子

1 个赞

那就只能当新的来了,怎样都得扔掉七八十克,心疼 :troll:

在烘焙那先来两个shot :ghost:

完全不懂咖啡,lz一举C++开始学编程的例子就秒懂了类比 :ro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