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搭了几个中长程的航班,发现商务舱都满的
SFO-HND
HND-ORD
NRT-KUL
KUL-DEL
DEL-HEL
去年搭的航班还有
BKK-CDG
AMS-JFK
SYD-LAX
这些商务舱也都满的
跟COVID-19之前比,体感上疫情后大伙都富了起来,总不至于全部都是里程票吧?
今年搭了几个中长程的航班,发现商务舱都满的
SFO-HND
HND-ORD
NRT-KUL
KUL-DEL
DEL-HEL
去年搭的航班还有
BKK-CDG
AMS-JFK
SYD-LAX
这些商务舱也都满的
跟COVID-19之前比,体感上疫情后大伙都富了起来,总不至于全部都是里程票吧?
可能都是泥潭钛金会员
我朋友上次坐头等舱就他一个人
有没有可能有些航司会给高卡升舱
我这次JL6头等6个人全满
LGA-YYZ的AA头等一半空的
意思是一个中高卡会员都没有了
得看多少人是升舱升上去的
说明人穷了,大伙都挤经济舱把高卡都挤上来
或许吧,但COVID-19之前没感觉中长程商务能常常满,疫情后却常常都是满的。难不成疫情后航司都大方了起来?
我19年初 CX 积分升 HKG - ORD 头等,似乎六个座都是满的
也可能是经过疫情,戏精票代知名度高了起来
我觉得是有钱人变多了,很多人都是从美股和房子赚了钱,直接现金出。
越多富人愿意花钱在商务舱,航司释出的里程票就更少
最终肯定反映在里程贬值上
都是票代出的票
我淡季坐JL商务仓都全满,NH的只坐了一半。感觉JL临期放票更厚道。NH宁愿没人坐很多票也不放。
果然一人包舱的传说只听我侠 @Spiderman 说过
里程贬值可比美联储积分贬值慢多了
UA:你确定?
AV: hold my beer
第一,跟疫情前相比,玩航司常旅客的人多了。一方面有常旅客博主的功劳,另一方面航司在疫情期间会籍大放水(保级容易+升级容易+开卡奖励频见石膏),再加上洲际航线远没有恢复到以前,导致商务舱更挤了。
第二,黄牛的功劳。以前因为商务里程票没有太大优势,比如中美线单程躺平也就一千多美刀,黄牛利润空间几乎没有,现在则是现金票4K刀,黄牛点数成本不到1万人刀,卖给韭菜一万五,可以说不要太冷僻的航线和日期,商务舱里程票只要是saver,都不会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