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没听过这个政策
20年前的北京是分区招生,大部分名额给本区内,极少名额给外区,一视同仁
你海淀的就甭想进四中
西城的想考海淀也要掂量自己的水平
全区大排名,打明牌
很难有人只是因为学习环境不到位这一个原因最后就只能上大专
北京没听过这个政策
20年前的北京是分区招生,大部分名额给本区内,极少名额给外区,一视同仁
你海淀的就甭想进四中
西城的想考海淀也要掂量自己的水平
全区大排名,打明牌
很难有人只是因为学习环境不到位这一个原因最后就只能上大专
我的白左老师让我们critical thinking, 为什么监狱里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同一种颜色,妥妥的歧视+不公平,这个国家需要平权!!!
普通初中早年有不少高智商农村娃的,中考虽然本校第一在全市只能二三百名,但已经是乡镇初中的极限了,我弟二百多名进去的,高三就年级十几名了
但对于重点高中一届两千人的录取规模,乡镇初中有十个八个好学生进去其实也正常,这些娃大概率在好高中的环境下能追到前面不少,要是各乡镇初中第一名连续多年都够不到重点高中录取线,那说明教育资源分化到了很极端的程度了
听一些省份同学说他们那些地方中考早就完成掐尖了,对我们那种省重点30%的一本录取率很难理解,毕竟他们都是98%,99%之类,一个高中上清北就两位数,根本没啥专科或者专科考不上的同学
这种话听听就行了,还真的信啊
老婆上班,老公在家带娃/刷泥谭不香吗
谁好找工作就谁去上班
这个放在国内我信,在美国你认真的嘛?忘记GHA为什么吵成那样了嘛
Intern不就是挺好的不降低bar但是提升机会吗。都给3个月试一试的机会,全职的bar不变。现在确实很多学校/公司在降低dei的bar,但是不少已经意识到问题开始改了,毕竟客观世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会因为dei变简单。另外确实很多问题有不同背景的人带来不同的perspective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但是这个更侧重于不同背景,而不是简单的DEI。
intern经历本身就是下一步求职的垫脚石
of course,毕竟按照女权的逻辑,女人干同样的活拿更少的工资。所以多招女性合理
这可不兴AA
至少我们这种水校去大厂的基本都是女生,男的只能去亚麻。
亚麻现在都去不了
把这种社达言论跟黑哥哥说去:“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可言,你生下来皮是黑的就给白皮乘客让座”,看他会不会把你头打烂
黑哥哥又没要追求黑人专座和车票折扣
你看错了。。我是友军。。
比较赞同这个评论。打工人嘛都是耗材,不分族裔性别的。在DEI盛行的环境,每个组都是有指标的。 一个亚裔女可以check两个box。一个亚裔男一个box都不算。这个很影响公司的PR。
反正现在都自我认同了 无非是选个女 面试时候画个妆戴个假发罢了
dont blame the player
你这样说她们没有幌子了还怎么忽悠别人
You do not wipe away the scars of centuries by saying: Now you are free to go where you want, and do as you desire, and choose the leaders you please.
You do not take a person who, for years, has been hobbled by chains and liberate him, bring him up to the starting line of a race and then say, “you are free to compete with all the others,” and still justly believe that you have been completely fair.
(President Johnson, 1965)
看起来是不是很眼熟?紧跟着上面这段,Johnson还说了下面的话:
[T]he task is to give 20 million Negroes the same chance as every other American to learn and grow, to work and share in society, to develop their abilities—physical, mental and spiritual, and to pursue their individual happiness.
所以不难解释
因为本质上,在当代西方,sexism和racism同属一个议题。
至于
不公平,但是eq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