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年做码农时候经历了什么

为啥我17/18 年面的狗家 还是觉得很难 可能我太菜了 :yaoming:

老年人可能知道 当年大厂会去国内校招 面试官很多都是美国飞回去(顺便蹭个出差?)的国人
国人出题就是难的一x :cry:

我都说了零几年的事情我不知道,2004年我还在伟大祖国上小学

可是你面过了,成功!

1 个赞

算是勉强过吧
你又是哪来的小号 :troll:

很多很多年前我在大厂实习的时候,大家都和打了鸡血一样。996都算少的,都是加班不要命的那种。巨大的办公室就我,mentor和一个新入职的小哥,三个人。我一个人要了八个显示器。
后来老娘怒据return offer选择了追求学术梦想,现在想来,如果选择留下可能已经在家躺平了。

我很多年前就久仰赫学霸的大名 :face_with_peeking_eye:

这厂放到现在是M7吗

是的,我前几年还去自己当年实习的办公室楼下看了一圈,物是人非。

原来谭里有这么多的码农啊

三十年前,入职微软需要抬得动富士山。

Oracle以前校招只招名校GPA 3.8以上的学生,拿到面试基本全拿offers,面试基本就是和HMs聊聊天,而且只要一个HM要你就给offer。

我也曾经一轮on campus拿到Cisco offer,就是钱太少了。

当年,FB的E7比较低的base大概230k左右,现在大厂和中厂E5基本都能到这个数字,好的能到250k-260k

想当年,拉老师也是一枚小鲜肉

是真的,当年亚麻很多人只做了网上test就给offer了。当年各大厂都有很多很多headcount

感觉实习和校招的形式和难度变化比较大,因为hr的自主性比较大。

业界招聘还是比较稳定的,再水也要走个过场。

什么叫当年

什么意思

为什么越传越邪门了,Amazon也只是一部分天选之子是oa做了直接发offer的,而且当年大家也不知道标准是什么,大部分人还是要面试的,Google就不说了从来没有oa发offer这回事

Do a search on Amazon for “How Would You Move Mount Fuji?”